全城7x24小时免费上门,您的生活服务帮手

当前位置: 首页 >> 地板打蜡

“黄河” JN252型军卡: 运载“东风快递”的高机动性越野车

发布日期:2025-05-27 04:23:36 浏览:37375

“导弹都造出来了,汽车就那么难么?如果造不出来汽车,导弹从仓库里抬出来,老弟,你抬一头,我抬一头”这是时任七机部部长的钱学森对一机部部长周子建说过的话。今天再看,当年是那样酸楚,那样的无奈。

上世纪60年代中期,二炮部队面临着一个非常尴尬的情况,导弹有,但是能运载导弹的车,没有!

1966年,二炮提出了研制高性能越野车的要求,要求新型越野车能够牵引、运输和发射当时正在研制的东风3型导弹武器系统。

当时引进国外技术没戏,独立自主研发困难太大。一机部召集一汽、南汽、济汽等厂家在北京开会,初步确定了新型越野车采用8×8、独立悬挂、带防滑差速器等技术。1967年7月,一机部汽车局会同总参决定,要求济南汽车制造总厂集中力量研制二炮部队急需的高机动性重型越野车

“珍宝岛事件”发生后,二炮和一机部汽车局再次向济南汽车制造总厂发文,要求研制8×8高机动性独立悬挂重型越野车。济南汽车制造总厂开始全力投入到高机动性越野车“黄河”JN252型的研制工作中。

1970年12月,“黄河” JN252型通过了由一机部、七机部、第二炮兵和山东机械工业局等25家单位的临时产品鉴定。鉴定认为该车虽存在独立悬挂衬套磨损严重、转向机沉重漏油等26个问题需要解决,但基本符合投产要求。

1971年2月,“黄河” JN252型开始进行小批量生产。1974年“黄河”JN-252完成了与东风-3中程地对地导弹的合装测试。

到了1975年,“黄河”JN252型又进行了两高一低试验,即高温、高原、低温环境下的试验,其中高原试验在青海、甘肃做的,高温试验在长沙做的,而低温试验仍旧在海拉尔。通过这些试验,基本解决了“黄河”JN252型存在大多数问题,

到了1976年4月,由一机部、七机部、国防科委、第二炮兵在济南召开鉴定会,“黄河”JN252型作为中国首款八驱动多功能军用越野卡车基本定型。1977年6月“黄河”JN252型终于通过正式定型,正式投产,至1989年总产量为1422辆。

“黄河”JN252型,全长8.41米,宽2.63米,高2.66米,轴距1350mm+3100mm+1350mm;车辆全重13.5吨,公路允许最大重量23.26吨,越野允许最大重量18.26吨;越野最大载荷5吨,普通公路最大载荷10吨,最大牵引质量18吨。

该车为双排座四乘员,座椅为柔软黑色皮革,车前脸采用倾斜式设计,线条直刚,棱角分明,这样做主要考虑到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具备更好的散热性能;凸出式保险杠分别装有大灯以及防空灯。分体挡风玻璃下方是朱德总司令题写的“黄河”二字,其中间位置为水箱外接口。

车体内置上海柴油机厂生产的6135Q-1型柴油发动机一台(发动机几乎包含于整个驾驶舱内,噪音可想而知),该柴油机排量12升,最大输出功率220马力,最大扭矩785牛米,百公里油耗55升;挂档杆位于座椅右侧,变速箱为常啮合齿轮式5前1倒机械变速箱,速比分别为7.01、4.37、2.64、1.55和1.00;贯通式两级减速加轮边减速技术,带万向节驱动桥,8×8驱动;最大时速为64公里/小时,最大爬坡度为25度,最小转弯半径11米,最大涉水深度0.8米。轮胎为13.00-20越野轮胎。

该车型最大的亮点,就是采用了Z型纵梁梯形车架、扭杆弹簧双摇臂独立悬挂(国内自主研发的第一款)、带防滑差速器的驱动桥和减震器+限位器形式等技术,体现在车辆使用中,就是“黄河”JN252型的通过性非常好,每个车轮都可以单独上下跳动而不影响其它车轮运动,车轮遇到障碍时参与跳动的质量小,提高了不良道路行驶的平顺性。

定型后的JN252主要分为:A型(运输发射塔基座),B型(导弹燃料运输),C型(导弹牵引)和基本型,这四种类型。其中基本型就是普通的带车箱,作用主要是拉导弹的,A型主要是拉发射基座,B型比A型长主要是燃料车为导弹加注燃料。

当时JN252型不但给部队用,而且国防科委也在用,他们主要是用来做导弹试验,另外还一部分JN252型给部队舟桥部队用,用于搭载机动浮桥。后来,“黄河”JN252型还用作300毫米口径“卫士”系列远程火箭炮的弹药运输车辆。

在部队,可不是随便一个人就能开黄河JN252的,那必须得是从全连官兵中挑选体格魁梧、高大健壮的,因为没点子力气,是真开不动、玩不转这款重型卡车。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黄河JN252型有少量随军作战,一部分被用来运送炮弹,一部分在后方作为各种设备车辆,如舟桥车、雷达车等。

要说黄河JN252型最露脸的,当属1984年国庆三十五周年阅兵。

在那次阅兵仪式上,黄河JN252型牵引着东风5型远程导弹通过天安门,这令所有参与过这辆车的研发和生产的相关人员激动不已,其心情估计和后来歼十首飞成功时,总设计师和其他工作人员一样。就像父母含辛茹苦养育的孩子,终于长大了,出息了!

之后,随着二炮部队的发展壮大,黄河JN252型在之后的30年时间里,一直作为我国中远程战略武器的运输载体,也是我国早期军用车型中唯一的高机动性越野车型。

但是黄河JN252进入部队服役后也是小毛病不断,虽然经过多次改进,但还是没能完全解决其可靠性差的问题。直到中国航天科技和航天科工分别从白俄罗斯明斯克轮式牵引车辆厂(MZKT)引进重型军用底盘技术分别成立了万山和泰山特种车辆厂,黄河JN252多年后在泰安的帮助下才解决了可靠性问题。

之后,黄河JN252逐渐销声匿迹,虽然一部分黄河JN252经过济汽厂重新拆解整修,换装斯太尔发动机之后,又再次重新装备了部队。

但是,随着泰安、万山、三江、陕汽、北方等新一代军用车型的崛起,黄河JN252属于它的时代结束了!

而那些退下来转民用的黄河JN252则继续发挥着余热。

例如一些在胜利油田工作过的山东籍工人,就对这款车有很浓厚的情结,言谈话语都带有“大黄河”的口头禅,如“像‘大黄河’一样跑遍全国”“像‘大黄河’一样多拉快跑”等,简单话语中充满了自豪感。